此外,淮北矿业还坚持向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要效益。
(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及笔者未持有上述股份)。短期内,相信有更多煤炭公司可获批增产,包括中煤、兖州煤业等,增产可望带动煤企收入及毛利上升,支持煤炭股价走势继续造好。
A股下周一復市,港股通于周二重启,留意北水流入情况,或对大市带来支持。煤炭需求上升,导致部分地区供应紧张,为满足冬储煤的实际需要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发布《关于适度增加先进产能投放、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稳定供应的通知》,有条件释放部分煤炭先进产能,当中,神华获批9月份有条件增产,月度允许最大增量合计为279万吨,股价踏入第三季以来累升逾三成。随着内地踏入冬季,市场憧憬煤炭需求上升,相信煤炭价回稳。神华、中煤、同煤、伊泰四大国内煤企早前提高用于发电的动力煤价,将10月的5500大卡下水煤价上调至每吨548元人民币,每吨提价88元,涨幅创歷史新高该行预计中期煤炭价格每吨为450元人民币。
若今年冬天较预期寒冷,水泥业及钢铁业的负面因素将抵销能源的正面需求。麦格理表示,上调秦皇岛2016╱17╱18年煤价预测,分别升9%╱21%╱14%,以反映政府需求干预等。最后是注重切实可行,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,确保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相关举措能够落实生效。
着眼当下也立足长远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今后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、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2016-2020年,省属和地方煤炭企业关闭煤矿21对,退出产能3183万吨/年,分流安置职工7万余人。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,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,结合省情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,在多轮研究讨论、充分借鉴吸收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,编制了我省《实施方案》。五是重新确定生产能力。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,把省属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作为重点,率先取得突破。
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今后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、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。从安徽看,近年来通过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,取得了一定成效,十二五期间,全省煤矿数量减少至57处,下降45%。
2015年我省国有四大煤炭行业亏损达95亿元以上,同比增亏102%。但从长远看,通过去产能优化资源配置,加快传统产业供给端收缩,新的供需平衡便有望形成,继而推动产品价格企稳、企业效益好转、供给质量提升,这个过程也是结构调整、动力转换的过程,有益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。从当前看,去产能可能会给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,这也是一些地方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处。八是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。
相关专家指出,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、经济手段、法治办法,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、主动减量,加快化解过剩产能。在企业设立共管账户,对中央和省级专项奖补资金、市(县)政府和企业按规定承担的职工分流安置资金,实行专户管理、专账核算、专款专用。一是注重有机衔接,做到有法可依。七是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。
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,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,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后是注重切实可行,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,确保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相关举措能够落实生效。
五是重新确定生产能力。对于加大金融支持,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,省内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,提高金融服务水平,保持合理融资力度,不搞一刀切,对符合条件的煤炭企业不抽贷、不压贷、不惜贷。
但受产业结构制约,煤炭行业去产能形势仍较为严峻。过剩产能对市场正常有序运行造成严重阻碍,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。相关专家指出,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、经济手段、法治办法,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、主动减量,加快化解过剩产能。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,《实施意见》突出四个方面的特点。近日,省政府印发《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。与国家出台的文件以及《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》和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相衔接。
着眼当下也立足长远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今后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、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2016-2020年,省属和地方煤炭企业关闭煤矿21对,退出产能3183万吨/年,分流安置职工7万余人。中央和省级专项奖补资金拨付到市。
要尽快完成三供一业(供水、供电、供热和物业管理)移交,2016年启动实施分离移交工作,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,彻底解决政策性破产遗留问题。多措并举保障落实通过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、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、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、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等,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费用,原则上中央和省共同承担50%,市(县)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50%,企业承担费用兜底责任。
《实施意见》密切结合我省实际,基本原则是企业主体与政府支持、严控增量与优化存量、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、稳妥推进与社会稳定相结合。在企业设立共管账户,对中央和省级专项奖补资金、市(县)政府和企业按规定承担的职工分流安置资金,实行专户管理、专账核算、专款专用。
该人士表示,二是有序退出过剩产能,对资源枯竭、赋存条件差,灾害严重、治理投入大,长期亏损、资不抵债,长期停产、停建的煤矿,通过给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,分年度引导有序退出。三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,围绕增强活力、优化布局、提质增效、防止流失、加强党建深化改革,降低生产经营成本、降低资产负债率,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,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。但从长远看,通过去产能优化资源配置,加快传统产业供给端收缩,新的供需平衡便有望形成,继而推动产品价格企稳、企业效益好转、供给质量提升,这个过程也是结构调整、动力转换的过程,有益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。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,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,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,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。
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今后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、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。随着煤炭市场供求关系转变,煤炭价格大幅下跌,我省煤炭企业也全面亏损。
从全国看,目前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%。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,既要着眼当下,也要立足长远。
煤炭企业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主体责任,政府给予资金奖补和政策支持。一是注重有机衔接,做到有法可依。
其次明确职责分工,在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中,提出了相关市政府和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,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。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,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,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。六是科学划定停采区和缓采区,提高安全生产水平。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,严格控制新增产能,有序退出过剩产能,探索保留产能与退出产能适度挂钩。
从当前看,去产能可能会给地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,这也是一些地方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处。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,把省属煤炭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作为重点,率先取得突破。
煤炭去产能迫在眉睫市场倒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,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,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我省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,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首批规划建设的国家级亿吨大型煤炭基地。从安徽看,近年来通过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,取得了一定成效,十二五期间,全省煤矿数量减少至57处,下降45%。
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,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,结合省情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,在多轮研究讨论、充分借鉴吸收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,编制了我省《实施方案》。对于妥善做好职工安置,《实施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,坚持企业主体、依法依规,科学编制职工分流安置方案,细化政策措施,通过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、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、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、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、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、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,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,维护好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。
留言0